戴先任
在20日于厦门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优质乳工程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中国优质乳工程团队公布并正式实施优质乳标识制度,规定只有全品项通过验收的乳品企业,才能在产品上使用优质乳标识。(8月21日新华社)
多年来,国人舍近求远,不买国产奶粉,而相信进口奶粉,不是国人崇洋媚外,而是国内市场自毁长城。三聚氰胺等事件,让国产奶粉的信誉一度降至极点,而进口奶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质量确实好于国产奶粉。这并不是国外的奶牛就比中国的奶牛好,而是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国外的奶企一度比中国的奶企更好。
国产乳品一度质量不高,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内对于优质牛奶并没有什么标准,乳企更多将精力与金钱用在广告上,像美国在1924年就颁布了“优质乳条例”,使得美国的优质乳(gradea)的比例达到了98%以上,由牛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从1938年的25%,降低到目前的小于1%。对乳品进行等级划分,才能规范国内乳品市场,能让消费者对乳品的质量一目了然,这也将倒逼乳企诚信经营,下功夫做好质量,而不再整天将精力花在广告上。
国内乳品没有进行等级划分,也将导致乳品市场鱼龙混杂,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乳企更多地想着投机取巧、浑水摸鱼,对自己进行包装,一些认真做质量的乳企难以生存,质量差却包装好的乳企反倒更有市场,更赚钱,从而也会吸引更多乳企效仿。这也会让国产牛奶的整体质量更不容乐观,消费者也将更加排斥国产牛奶,用脚投票,从而增加进口奶粉的需求量。
国内乳企要自强,就要提高质量、提高标准。国内乳企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2014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奶业创新团队主导的中国优质乳工程被业内称作“现代奶业革命”,吸引了诸多乳企参与,优质乳工程所设定的牛奶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旨在从奶源、加工、冷链、标识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中国奶业水平。而据了解,2017年全国生鲜乳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达99.8%,各项指标看齐世界先进水平。现在优质乳标识制度终于正式实施,这更让人相信优质乳工程将能成为搅动国内整个乳品市场的鲶鱼,利于乳品市场优胜劣汰,甚至不仅能够由此走出国产奶不如国外奶的窘境,还能让国产奶赶超国产奶,从而领先世界先进水平。
实施“优质乳工程”,提高乳品标准,有利于规范乳品市场,有利于促进乳企潜心于质量。而对于优质乳标识制度,也要能落到实处,要能严格标准、严格把关,避免优质乳“掺水”。要知道,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倒逼或说“挤出”国产好奶来。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