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22日,“信任链-价值链”2018创变者年会暨第六届正和岛岛邻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启。当天活动中,150位实力演讲嘉宾围绕数十个商业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和分享。正和岛河南岛邻机构主席、三全集团董事长、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做了开幕致辞,畅谈就企业家面临的三大挑战,以及他本人的两次创业经历。
陈泽民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物资紧缺的年代,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国民收入3000多亿到现在86万亿,这些成就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大家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最具有活力、最具有动力,也最具有潜力。同时我们在新时代也面临三座大山。
“这三座大山一是融资的高山,融资成本太高了;二是转型的火山,我们都面临升级转型,你转不好就烧死了,不过去也要死,怎么都要面临这座火山,必须要翻过去;三是市场的冰山,市场冷冰冰的,市场里低迷。”对于挡在企业家面前的“三座大山”,陈泽民这样形容道。
陈泽民表示,现在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现在我们中央提出来要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要创新创业,要有政策的各种扶持,这是我们重塑一个好的时期。
从小作坊到上市公司的业内传奇,陈泽民用15000元起家,开拓了三全商业版图,三全食品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从几个人到上万人,现在三全公司已经占全国1/3的份额。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本人成长受益的40年。1989年,我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靠15000元起家,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我从一个个体户发展到一个上市公司的最大机会。我给我的企业、给我的产品,都起名叫三全,就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感谢党的富国富民的好政策。”陈泽民说道,“我第一次创业是靠汤圆起家的,当时申请了专利。作为一个小个体户,都知道去注册商标,都知道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现在更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应该有专利保护的意识。”
然而,随着陈泽民退居幕后,他事业的重心却来了一次“急转弯”。
“我第二次创业是在2016年,我74岁的时候,成立了郑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关注地热发电。一个搞食品的又去搞地热,一个玩小汤圆、玩小球的又去玩地球,这个跨越太大了。但这个梦想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动力。”在活动现场,陈泽民分享了他74岁二次创业的故事,他称之为“从汤圆到地球的惊人一跃。”
“我创业的想法就是创新创变,开拓未来,专注专业,要践行工匠精神,掌握核心的技术,”陈泽民说道,“这个时候我关注了另外一件事情——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怎么才能解决雾霾的问题?我又开始琢磨,开始准备第二次创业。然后我到世界各地了解,原来最好的能源就是地热发电,地热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就因为地热太多了,才有火山爆发,才有不断的地震,那么我们把多余的地球能源变成电能,这不都代替了煤嘛!所以就在这两年,我走遍了世界,考察24个国家怎么发展地热发电。”
在陈泽民看来,地热发电清洁无污染,且可持续,但投资周期太长制约了其在国内的发展。
“国外的地热电站,都有庞大的设备、庞大的面积,投资也很大,要10年左右才能建好,那么现在我们中国为什么没有研究呢?你想十几年的产业啊,没人愿意投资那么长久。”陈泽民坦言,“但我觉得外国都在搞,我们中国不搞就落后了,于是我开始自己投资,自己冒风险,做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总结全世界的成功技术和国内失败经验的基础上,陈泽民带领团队在云南一搞就是数年时间,从立项、选址、挖井到安装设备,最后终于发电成功。2017年的7月5号,陈泽民将他的“地热发电梦”变为了现实。
陈泽民说,地热发电将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可以取代煤、石油,给我们带来一种新能源,现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它,还没有普及。我想在很快的时间内,地热发电这种新的能源将会推广,将会运用。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