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水平、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历时近两年,建成国内首个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动态比对数据库,并于2018年4月27日上午召开的4月份例行食安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使用。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李忠副局长进行了数据库的发布,并回应数据库的有关情况。
数据库数据丰富来源权威 填补国内空白
李忠副局长介绍,全球食品安全标准与技术法规动态比对数据库实现了22个国际组织、国家及地区之间食品安全指标限值一键比对与关联查询、国内外比对结果统计分析、标准法规基础信息查询与检索等多项功能,收集、采购标准、技术法规及毒理学研究报告11768项,翻译英、日、葡、俄、泰等语言共260万字,收集梳理形成93个国内外产品分类系统,通过比对关联形成6类重点指标查询分类索引,形成125万条数据,完成《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及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国内外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分类系统研究报告》等多个研究报告。该数据库获得30位国家级专家、50位省市级专家高度认可,专家表示该数据库对于强化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标准基础、提升标准化管理和应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有望填补国内食品安全标准比对数据库的空白。
![](http://www.songcai168.net/article/images/2018/05/201805290941142378929.png)
此前,在深圳市应对“大闸蟹二噁英检测超标”、“香港酱油中查出致癌物”、“人造海蜇铝超标”、“三文鱼在港检出镉和抗生素”等事件中,数据库快速完成国内外标准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时引导公众科学认知。数据库还完成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的主要国家与地区禁限用农兽药比较分析、水果和蔬菜质量安全标准比对分析及主要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富集对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三个项目,为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忠副局长表示,目前该数据库面向政府单位、技术机构、企业和普通群众免费开放。未来,数据库将持续做好数据更新、系统优化及维护工作,逐步将系统打造成国内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数据挖掘利用较深、提供服务较全面的数据库。
今年首期食品日常监督抽检情况发布 合格率98.87%
本次食安发布会上,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风险监测处黄云庆处长向社会通报了2018年第1期深圳市食品日常监督抽检情况。通报指出,本次日常监督共抽检33类食品6199批次,其中合格样品6129批次,不合格样品7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87%。其中,纳入2017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市民消费量较大的重点食品日常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9.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8.87%;本次抽检发现蔬菜制品的合格率略低,为93.93%,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元素污染。
针对本次日常监督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行政控制措施依法处置,防止不合格产品进一步流入市场,涉及非食用物质的产品已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食用农产品首季度抽检工作完成 合格率97.67%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管处张勤添处长在本次食安发布会上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情况。2018年第一季度共完成食用农产品定量抽检1.5229万批次,不合格样品35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7.67%。其中畜禽类产品共检测3454批次,不合格样品38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89%。第一季度还完成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355942批次,其中合格样品355112批次,不合格样品830批次,共销毁不合格样品2141.49公斤。
创新进行小型交流会 推进监管更加透明公开
当天的食安发布会后,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组织了一场媒体见面会。会上,食品相关处室和各个媒体就深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听取建议。李忠副局长强调,深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提倡“不隐瞒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把监管过程通过媒体公开透明地传递出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
关键字:深圳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