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表明,全世界每年因食物污染而致病者达数忆物中毒(约占总人口的13,或者是人,如美国每年约有600万人食物5000人(资料来源: Foodbome Infe27.9% ),其中住院325000人,死亡约5tions, DBMD)。
英国每年有食物中毒患者1050万人(1995年),其中直接与食品消费有关的为240万人,年损失7.5; 亿英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来自弯曲菌Canpnhoa沙门氏菌(aml)大肠埃希氏菌(或叫大肠杆菌、Esherhia oi简称E oi)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食物中毒事件处于显著增长期,其原因有:①生活方式改变(超市购物次数减少,多食用贮藏食品,餐馆用餐多,出国旅游多);②不断出现新的病原菌;③食品市场全球化(国际传播快)。
在中国,食物中毒事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2004- -2010 年和2011年第1、2季度发生的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计(见表1-2),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278起,中毒101 476人,死亡607人,病死率为1.58%。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9月中毒人数最多。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最多,其次为植物性、动物性和化学性欢死人数较多的因素依次为毒菇农药鼠药和河脉鱼。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中毒是中国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蘑菇中毒和农药/鼠药中毒是导致食趋势。
![东莞疏菜配送中心](https://www.songcai168.net/ProductImages/1/songcai168net009.JPG)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发展战略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潜心研究新的安全危害源,正确区分食品安全、食品安保、食品质量,科学制定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食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是未来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所面对的战略任务。
政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于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和实施上。重点研究并监管无意识污染( 食品安全)和有意投毒(食品安保)的可能性,对于前者,重点在于潜在的安全隐患,应鼓励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源(危害因子)的特点和危害规律的研究。对于后者,应该将其列为刑事案件,按照有意投毒、故意伤害他人的性质,通过公安机关从严惩处。
2003年发生的“非典”(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事件,使中国第-次感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巨大冲击,2008 年1月30日发生的“毒饺子”事件使中国感受到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对于国际贸易和外交政策的冲击,2008年9月发生的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使中国再次感受到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对人民健康、食品工业产业、国家经济建设、对外声誉、社会稳定的巨大撞击,其综合影响不亚于八级大地震。类似的还有2011年发生的双汇“瘦肉精”和台湾“塑化剂”饮料事件。因此,树立“应急”(Emergeney)理念,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实施应急预案已经成为政府、企业管理层的必修课。
应急管理要求在突发事件爆发后,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此,中国政府特别加强了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研究和管理工作力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措施。2004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突发事件预案的纲要框架,建立了包括国务院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专项议案等在内的五级预案体系。根据国务院的总体预案,公共安全被划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 、事故灾难( Accident Calamity)、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cy Public Halth Incidence)和突发社会事件( Emergency forSocial Istabiliy)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公共卫生事件。2009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暨南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专业; 5月,暨南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应急管理学院8月,首个国家级应急培训基地在国家行政学院挂牌成立,专门用于对中高级官员进行应急管理工作轮训。
![洪梅肉菜配送](https://www.songcai168.net/ProductImages/1/songcai168net0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