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新新闻
- 颅内动静脉瘘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颅...
- 颅内压增高是病嘛 颅内压增高的临...
- 预防皮肤过敏的方法 春天脸上过敏...
- 预防禽流感药物 禽流感的治疗及预...
- 预防秋冬易便秘积“毒”凉秋
- 预防秋燥4大妙招 重在养肺凉秋
联系我们
电话:400-0769-006
手机:134-804-11888
邮箱:815665333@qq.com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丁平甲路7号
膳食推荐
颅内压增高是病嘛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
- 发布时间:2025-10-27
- 点击:128
一、颅内压增高是病嘛
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毫升。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由于颅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一般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0.7-2.0,儿童的正常颅内压为0.5-1.0。临床上颅内压还可以通过采用颅内压监护装置,进行持续地动态观察。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它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吸气时压力稍降。颅内压的调节除部分依靠颅内的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液循环外,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当颅内压低于0.7时,脑脊液的分泌则增加,而吸收减少,使颅内脑脊液量增多,以维持正常颅内压不变。
相反,当颅内压高于0.7时,脑脊液的分泌较前减少而吸收增多,使颅内脑脊液量保持在正常范围,以代偿增加的颅内压。另外,当颅内压增高时,有一部分脑脊液被挤人脊髓蛛网膜下腔,也起到一定的调节颅内压的作用。
脑脊液的总量占颅腔总容积的10%,血液则依据血流量的不同约占总容积的2%-11%,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颅内压开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量缩减超过颅腔容积的8%-10%,则会产生严重的颅内压增高。
二、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
头痛
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呕吐
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
视神经乳头水肿
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若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存在,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往往视力的恢复也并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病例,可出现昏睡、昏迷、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其他症状和体征
头晕、碎倒,头皮静脉怒张。在小儿患者可有头颅增大、颅缝增宽或分裂、前自饱满隆起。头颅叩诊时呈破罐声及头皮和额眶部浅静脉扩张。
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⑴.年龄婴幼儿及小儿的颅缝未闭合或尚未牢固融合,颅内压增高可使颅缝裂开而相应地增加颅腔容积,从而缓和或延长了病情的进展。老年人由于脑萎缩使颅内的代偿空间增多,故病程亦较长。
⑵.病变的扩张速度当颅内占位性病变时,随着病变的缓慢增长,可以长期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一旦由于颅内压代偿功能失调,则病情将迅速发展,往往在短期内即出现颅内高压危象或脑疝。
⑶.病变部位在颅脑中线或颅后窝的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容易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而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故颅内压增高症状可早期出现而且严重。颅内大静脉窦附近的占位性病变,由于早期即可压迫静脉窦,引起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或脑脊液的吸收障碍,使颅内压增高症状亦可早期出现。
⑷.伴发脑水肿的程度脑寄生虫病、脑脓肿、脑结核瘤、脑肉芽肿等由于炎症性反应均可伴有较明显的脑水肿,故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⑸.全身系统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毒血症、肺部感染、酸碱平衡失调等都可引起继发性脑水肿而致颅内压增高。高热往往会加重颅内压增高的程度。
四、要如何治疗颅内压增高呢
一般处理
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留院观察。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以掌握病情发展的动态。
病因治疗
颅内占位性病变,首先应考虑作病变切除术。若有脑积水者,可行脑脊液分流术,颅内压增高已引起急性脑病时,应分秒必争进行紧急抢救或手术处理。
激素应用
地塞米松5-10毫克静脉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氢化可的松100毫克静脉注射,每日1-2次;泼尼松5-10毫克口服,每日1-3次。
冬眠低温疗法或亚低温疗法
有利于降低脑的新陈代谢率,减少脑组织的氧耗量,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与发展,对降低颅内压亦起一定作用。
脑脊液体外引流
有颅内压监护装置的病例,可经脑室缓慢放出脑脊液少许,以缓解颅内压增高。
辅助过度换气
目的是使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当动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每下降1毫米汞柱时,可使脑血流量递减2%,从而使颅内压相应下降。
- 上一篇:颅内动静脉瘘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颅内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下一篇:$NextArticle
-
27 2025-10
颅内压增高是病嘛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
一、颅内压增高是病嘛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500毫升。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
-
27 2025-10
颅内动静脉瘘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颅内动静脉瘘的临床...
一、颅内动静脉瘘的诱发病因有哪些动静脉瘘临床较少见,可见于任何年龄,多为后天获得,常由于外伤、炎症或肿瘤(如脑膜瘤)压迫等原因造成硬膜大静脉窦的狭窄或闭塞形成的病理改变,但在10岁以下的患儿脑血管畸形...
-
27 2025-10
预防腋臭,先戒掉拔腋毛的习惯盛夏
腋臭是由腋下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往往给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夏天更甚。那么如何在夏季预防腋臭呢,下面几招能帮您远离腋臭,清爽度过这个夏天。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净。注意清洁卫生,常用...
-
27 2025-10
预防秋燥需多吃果蔬少吃辣凉秋
一连十几天南京无雨,气候干燥,因为秋燥引起的疾病也明显增多,记者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了解到,门诊接诊到的便秘、流鼻血、咽炎、干咳、眼睛干涩、皮肤干裂、瘙痒的病人明显增多。专家指出这都是秋燥引起的症状...
-
27 2025-10
预防秋燥4大妙招 重在养肺凉秋
干燥是秋季气候最典型的特征,秋季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干燥引起的,例如鼻炎、哮喘、咳嗽、咽喉炎等,同时肺部特别容易因为过于干燥而受损。因此,预防秋燥,养护肺部是秋季养生的关键。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预防秋季...
-
27 2025-10
预防秋冬易便秘积“毒”凉秋
短期便秘是肠道健康亮起红灯的警讯,长期便秘则是肠道健康的无形杀手。在日常生活中,要防微杜渐,重视细节,才能避免“秘”事引发健康意外。q:我听说秋冬季节容易便秘,是这样吗?要怎样做才能预防呢?a:你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