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际农业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围绕全球农业开放态势、农业国际合作的挑战与对策、全球粮食安全等议题,来自国内外政界、商家、学界的领导与专家就如何从政策、产业、科技等各维度推动各国农业开放合作,更好实现全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由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协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巴西、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驻华官员;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机构代表以及隆平高科、北大荒集团等农业产业链上各相关企业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昨天(10月25日)刚与中信农业基金完成股权交割的澳优乳业,今天就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典型企业,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他表示中信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多年来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协同优势和经验优势,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农业是中信集团“十三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中信集团将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共生共享的农业国际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共谋合作、创新发展,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农业国际合作做出新贡献。
▲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兼总经理王炯发表致辞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在主旨报告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农业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农业贸易快速发展,农业投资合作持续扩大,科技交流与对外援助工作不断深入。未来中国将积极有序地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在农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
副部长韩俊作主旨报告
巴西驻华大使马尚、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萨尔基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杨易、杜邦先锋公司前全球总裁保罗·谢克勒、中国工程院院院士戴景瑞先后就“全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高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议题进行主旨发言,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在全球农业开放态势、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境外农业合作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理解。
澳优颜卫彬:国际化道路成就澳优模式
为更好的为国际农业合作与发展建言献策,与会嘉宾还分别围绕“农业国际合作的挑战与对策”、“国际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与对外合作”的主题展开对话。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全球农业面临着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依靠产业、科技、政策、资源的跨国合作,而农业国际合作则是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表示,我国奶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经历从传统产业到现代产业、由弱势产业向高效产业全面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如何利用各国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需要各从业人士认真思考。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
现场分享
颜卫彬董事长分享到,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乳品消费量却远低于发达国家。鉴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牧场面积,乳品产量将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国际合作是解决今后国内乳品产能不足的有效途径。
颜卫彬董事长以澳优的发展历程举例,澳优在缺乏乳业基础的湖南成立,成立伊始,就将企业定位一家国际化的高端乳品公司,并很快将乳源瞄准在拥有优质牧场的澳大利亚,在掌握产品开发及品牌自控的基础上,将产品生产委托给世界上最优秀的乳品企业生产,实现了轻资产的起步,这是各国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
▲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兼总经理王炯(右二)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右三)
澳优执行董事吴少虹(右一)
现场合影
随着公司的发展,澳优发现如果始终依靠传统的牛奶与国际乳业巨头竞争,并不占优势。2011年,澳优并购荷兰百年乳企海普诺凯集团,进入了羊奶粉这个细分品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已做到世界第一,销售至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际市场取得较高的知名度,这是差异化商业模式的选择。
在这种模式引领下,澳优业务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全球拥有十个工厂,形成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成人奶粉、液态奶、营养品的多元化布局,并逐步从婴幼儿配方奶粉乳企过渡到高价值综合营养食品公司。
在全球化进程趋缓的今天,各国应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寻求各国最大公约数,加大农业投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发展规划和机制的对接,共生共享,共创世界农业的新可能,成为此次论坛各与会嘉宾达成的共识。
关键字: